▶ 听力:(30分)
▶ 阅读:(45分)
▶ 语言运用:完形填空+语法填空(35分)
▶ 写作:应用文+命题作文(40分)
▶ 听力部分突出生活场景+学术/文化内容(如采访、讲座片段)。
▶ 阅读部分三篇文章风格多样:记叙文、人物传记、说明文并列,考查理解、推理、主旨判断等能力。
▶ 语言运用中完形填空篇幅长、语境强,语法填空多角度覆盖变格、动词变位、形容词变格等核心语法。
▶ 写作部分注重实用交际与逻辑表达能力的结合。
听力材料中既有常规的“购物”“交谈”等生活语境,也涉及“采访名人”“城市建设”等话题,覆盖面更广。
▶ 第一篇讲述人与动物的情感(人与鹤的故事);
▶ 第二篇展现飞行员在安第斯山脉求生的真实经历;
▶ 第三篇为肖斯塔科维奇的人物传记,展示文化积淀和音乐使命感。
如提及俄罗斯地理(莫斯科地铁、伏尔加、贝加尔湖)、历史人物(肖斯塔科维奇)、节日与大学文化(塔季扬娜日),体现了国家课程标准对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视。
紧扣文化话题(如罗蒙诺索夫和莫斯科大学的创立),语境逻辑清晰,对考生上下文理解和词性辨析提出较高要求。
围绕“制作练习本”展开,文本科普性强,对动词体、比较级、代词等语法点的覆盖更灵活,更强调实际语言使用而非孤立知识。
以班级名义邀请外教参加中秋晚会,贴近现实教学情境,考查学生书信格式、礼貌用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俄语表述及表达简明的能力。
命题作文主题为《На ошибках учимся》(从错误中学习),要求考生使用4个以上指定词汇,突出“反思”与“成长”主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展现思辨能力与逻辑表达能力。
▶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维并重。
▶ 命题避免机械刷题,更注重实际交际功能与语用能力。
▶ 写作题更强调思维的独立性和价值观引导,符合新时代教育对“立德树人”的要求。
A篇(原文翻译)
在村子里住着安德烈爷爷,他是个非常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尤其喜爱野兽和鸟类。有一年夏天,安德烈爷爷在沼泽上发现了一枚鹤蛋。他把蛋带回家,放在了母鸡身下。很快,一只小鹤破壳而出。他们给它取名叫茹尔卡。安德烈爷爷亲自照料它,喂养它……
茹尔卡长得很快。到了秋天,它已经是一只成年鹤了。
大家都很喜欢茹尔卡。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也习惯了它,和它成了好朋友。就连那只样子庞大又吓人的狗朱克,也从不欺负茹尔卡。
安德烈爷爷去田里干活时,常常会带着茹尔卡。茹尔卡庄重地沿着犁沟走着,在那儿找食物。要是爷爷去沼泽地,茹尔卡在那儿也会感觉很自在。它在沼泽地上走着,寻觅美食。但它从不远离爷爷,好像害怕他会独自回家似的。
有一天,高空传来鹤的叫声。茹尔卡飞上天空,和那只鹤一起飞。两只鹤在村子上空盘旋了两圈,然后开始在茹尔卡居住的房子附近降落。过了一会儿,那只野鹤又飞上天,飞走了。而茹尔卡则稳稳地落到地上,继续在院子里人群中庄重地踱步。安德烈爷爷非常高兴,立刻给了它一份美味的奖赏。
鹤和人之间这种不寻常又温柔的友谊就这样持续着。
问题21:安德烈爷爷在沼泽里找到了什么?
答案: C.鹤蛋。
问题22:当爷爷在田里干活时,鹤在干什么?
答案: A.它给自己找食儿吃。
问题23:茹尔卡不离开爷爷很远,好像害怕
答案: C.爷爷把它留在沼泽里。
问题24:安德烈爷爷为什么高兴?
答案: C.茹尔卡留下来了和他在一起。
问题25:哪个题目更适合这篇文章?
答案: D.《鹤与人的友谊》
B篇(原文翻译)
飞行员安里吉约姆在飞越安第斯山脉时失踪了。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没人知道他在哪里。当时是冬天。我们每天都会飞往山区,搜寻他几个小时。当地居民对我们说:
“冬天,安第斯山不会让人活着回来。就算您的同伴还活着,夜晚也会要了他的命:严寒会把人变成一块冰。”
终于,有人进来,只喊了两个字:
“吉约姆活着!”
十分钟后,我已飞在空中。四十分钟后,我把飞机降落在一条大路上,人们开车把吉约姆送往医院。
后来,他给我们讲述了那次意外灾难:
“风暴持续了两天两夜。其他飞行员都返航了。我还继续往前飞。我行驶在了乌云下。突然,飞机向下坠落。我感觉就像掉进了一场太空灾难。暴风雪袭来,我无法降落。也无法爬升,在湖上飞了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我终于让飞机着陆,可飞机翻了。我从飞机残骸下爬出来时,风暴非常猛烈,我都站不住脚。我只好爬到飞机下面。就这样,我在飞机下躺了两天。风暴平息后,我翻山越岭,走了五天四夜。
我饿着肚子在山里走,一分钟都不让自己休息。长途跋涉后,我只想睡觉。我对自己说:“妻子……如果她相信我还活着,相信我在赶路。同伴们相信我在赶路。他们都相信我。
于是我继续走。每两个小时,我会停下来,让心脏休息一下。获救的关键就是迈出哪怕一步……再一步……我忍受住了任何动物都无法忍受的痛苦。
问题26: 谁讲述了这个故事?
答案: B.飞行员。
问题27:当地居民认为安里吉约姆 。
答案: C.不会活着回来。
问题28:这场意外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C.飞机陷入了暴风雪。
问题29:吉约姆在安第斯山脉里走了多久?
答案: B.五天四夜。
问题30:是什么帮助了吉约姆为生命而斗争?
C篇(原文翻译)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出生于彼得堡。他的父亲是化学家,母亲是钢琴家。
这位作曲家曾讲述,他成长于一个非常热爱音乐的家庭。他的母亲在音乐学院学习了几年,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家。父亲热衷于音乐,而且歌唱得很好。
1919年,他考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1923年从钢琴专业毕业,1925年从作曲专业毕业。在学生时代,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第一交响曲》是他的毕业作品。1926年5月12日,《第一交响曲》首次上演,这成为了列宁格勒音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音乐学院毕业后,年轻的天才音乐家面临一个问题:成为钢琴家还是作曲家?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20世纪下半叶,他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1927年,肖斯塔科维奇参加了在华沙举办的弗里德里克·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荣誉奖状。但不久后,他还是停止了以钢琴家的身份演出,并投身于了作曲工作。
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举世闻名的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与列宁格勒的其他居民一同出城挖掘防坦克壕,还和音乐学院的同事们住在学院大楼里,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就在这时,他产生了创作一部新作品的想法,这部作品要表达数百万苏联人民的情感。于是,作曲家开始创作《第七交响曲》,并将其献给英雄的列宁格勒。
1942年8月9日,《第七交响曲》在列宁格勒首次上演。肖斯塔科维奇美妙的音乐在城市上空响起。
问题31: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答案: C.在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家庭。
问题32: 他什么时候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交响曲》?
答案: D.在学生时代。
问题33: 音乐学院毕业后他面临了什么问题?
答案: B.成为什么
问题34: 他把《第七交响曲》献给了________。
答案: C.英雄的列宁格勒
问题35: 肖斯塔科维奇对音乐持什么样的观点?
36.选B。
这里的одна指代的是одна цель,цель是阴性名词,所以用数词1的阴性形式,与被指代的名词保持性的一致,одна из главных целей翻译为重要目标之一。A选项是阳性,C选项是中性,D选项是复数。
【考察点】:数词的性
37. 选A。
首先联系上下文,观察到有скоро(快,即将;要求接将来时)确定这里要使用动词的将来时,A选项为完成体将来时,表达意义为“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一定会出现自己的学者和专家”,强调一定会发生的结果。B选项为未完成体,直接变位是现在时。C, D选项分别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过去时,这个句子是что 引导的说明从句,说明相信уверен的内容,从句部分使用当时说话人要表达的时态。
【考察点】:未完成体/完成体的动词的意义及动词的时态。
38. 选D。
говорить/ сказать о ком/ чём ,说关于...。
【考察点】:动词接格。
39. 选C。
“不如说“的俄语表达是:лучше говорить/ сказат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хорошо好是比较级лучше 更好的原级;形容词хороший 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为лучший, лучшее是 лучший的中性形式。B选项为хороший比较级的错误写法。考察点:副词/形容词比较级。
【考察点】:副词/形容词及其比较级的用法。
41. 选A。
A选项с тех пор 从那时起;B选项до сих пор 直到现在;C选项до того как 在...之前,常引导时间状语从句,как 后面接从句,且从句通常用未完成体动词表达动作还未发生;D选项после того как 在...之后,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从句通常用过去时或完成体动词,强调从句动作发生后,主句动作才发生。C, 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察点】:时间副词和时间状语从句的用法。
42. 选C。
начинать/начинаться с кого/чего 以...开始。
【考察点】:动词接格。
43. 选D。
本题考查不定人称句,句中无主语(不知道谁是主语或没必要指出主语是谁),谓语动词用复数。做题技巧:可以用люди/ они 代替主语,来翻译句子是否通顺,从而判断谓语动词的形式,这里明显是过去时,所以用复数过去时。
【考察点】:不定人称句。
44. 选A。
A选项выходить куда(в/на+4格)意为离开原地去向某地,原文意思是学生们和老师们离开学校去莫斯科的中心街道,符合题意。B选项доходить до + 2格,意为走到某地/某人那里。C选项заходить в/на +4格意为顺路到某地,明显不符合原文意思。D选项подходить к +3格意为走近...。
【考察点】:运动动词前缀。
46. 选C。
根据原文明显该句话表达的是:经常不影响大学生们。мешать + 3 格,影响/妨碍某人。A选项意思是游客,B选项意思是居民,D选项意思是(中小学)老师。
【考察点】:单词意思及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能力。
47. 选B。
зайти куда 顺道去某地。这里的куда 代指в дорогие рестораны。A选项где不符合зайти 的接格关系。C选项что 引导的是说明性从句,一般说明主句中动词后想要说明的内容。D选项которая 引导的定语从句说明主句中的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察点】:定语从句关联词。
48. 选A。
A选项ставили意为放置,符合题意:放置着简单的桌子和椅子。B选项составили意为组成,不符合题意。C选项заставить что чем 把...摆满...,不符合题意。D选项представить意为提出,展示,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察点】:单词意思。
49. 选D。
“不贵的葡萄酒”俄语表达为недорогое вино(单数) недорогие вина(复数),题干中вина是вино 的复数,所以前面的形容词要用复数недорогие。A选项недорогой 是阳性单数。B选项недорогая 阴性单数。C选项недорогое 是中性单数。所以选D。
【考察点】:形容词和名词的性数格的一致。
51. 选B。
原句句意为:是她的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她的指的是莫斯科的,因为莫斯科Москва是阴性名词,所以她的用её。A选项его指代阳性名词他的,C选项у него指的是在他那里,D选项 у неё 指的是在她那里,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52. 选A。
время 意思是时间,后边的时间状语从句要用когда 引导。B选项пока 在...期间,直到...为止,不符合题意。C选项сколько 意思是多少,明显不符合题意。D选项как 也有当...时候之意,但是“как”没有引导这种限定性定语从句、修饰时间名词“время” 的语法功能,而用“когда” 承担此功能,它能清晰界定 “是怎样的一段时期(即不允许庆祝节日的那段时期)”。
【考察点】:时间从句的连接词。
53. 选C。
выступать意为发表演讲,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поступать意为考上..., B选项натупать意为来临, D选项уступать 意为让步,所以A/B/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察点】:单词的汉语意思。
54. 选B。
B选项начинается 意为从...开始,主语一般是事物,符合题意。选项A начинает 主语是人而非事物,C选项是начать的过去时,начать 是начинать 的完成体,用法与начинать 一样。D选项是начаться 的过去时形式,不符合题中时态且动词的体也不对,不应用完成体。
【考察点】:带ся动词与不带ся动词的区别,未完成体动词/完成体动词的意义和用法。
56. 答案:сложнее。
гораздо意为...得多,是比较级的标志,后又有,чем 也是比较级的标志,意为比,逗号前要用比较级。сложный的比较级是сложнее。
【考察点】:形容词比较级
57. 答案:сосны。
前置词из后用2格,сосна 是以а结尾的阴性名词,变二格а改 ы。
58. 答案:стоила。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很多人工作在造纸生产线上,所以纸价值很贵。时态是过去时,主语是бумага为阴性单数,所以谓语动词用过去时阴性形式。
【考察点】:句子成分分析,名词的性,动词过去时
59. 答案:нас。
前置词у后跟二格,意为在某人那里。
考察点:前置词接格
61. 答案:берегу。
原句句意为在岸边,берег前边的前置词为на时,6格形式要用берегу。
【考察点】:名词的特殊六格
62. 答案:ночи。
从早到晚的俄语表达为с утра до ночи。前置词до 后跟二格以为到....
【考察点】:前置词的接格
63. 答案:покупаем。
主语为мы ,时态为现在时,所以动词直接用第一人称复数мы的变位。
【考察点】:动词第一变位法
64. 答案:своей。
前置词для 后接二格,自己的工作的俄语表达为своя работа, 其单数二格是 своей работы。
【考察点】:前置词接格,及物主代词的变格
本文由 小语易考品策部 编辑 / 欢迎留言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