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系列|新高考日语改革政策解读和教学策略

小鱼酱
2024-02-04




近日,2024年普通高考日语科目适应性测试于1月20日开展,参加省份为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甘肃、广西、贵州、河南、新疆。

此次日语试题较以往的试卷而言,在试卷结构、考试题型、题量分值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

为了应对未来高考日语新题型变化,帮助教师客观看待此次新高改,小语易考教学教研部特召开了“高考日语新题型改革”的分析说明会。

会议从高考日语的顶层逻辑与根本任务切入,对改革后的考试模式、题型内容、考核重点等方面进行解析,并对一线日语教师的教学教研方向、学业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适应性测试日语试卷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





听力部分由15道小题增加为20道,但总分值不变;


语言运用部分由40道题减少为20道,考察形式从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改为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分值由40分减少为30分;

作文部分第一题新增1篇应用文写作题,第二题还是往年的考察模式,总分值由30分增加为40分。



01

听力

1.综合分析

题量增加而总分不变,意味着每道题的分值降低,相对来说提高了学生做题的容错率。

2.题目分析

①第一节语速适中,题型难度较低,大部分基本可以直接读出答案,学生一般听见关键词就能做出选择;

②第二节语速适中,3个小题一段对话,会话篇幅并未因为题量增加而变长,对听力反应能力及重点内容抓取能力的考察增加

注重单词词汇的读音,尤其是听力第一节部分;

更加考察学生听力的专注度。篇幅相同而题目变多,稍不留神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

注意捕捉细节


02

阅读理解

1.综合分析

题型无任何变化,考察形式略有改变,考察侧重点偏向于对文章语义的理解。在难度方面,第2篇较为简单(上下文直接找出答案),其他三篇难度均比较适中。

2.题目分析
划线题设置增多,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强调在上下文中寻找答案;

②阅读理解的题材主要为生活类、社会类、文化教育类,与原题型相似;

阅读填空题出现3道,其中2道文章理解方面,1道是接续词;
④最后一题取消了「选出符合文章内容的题目」,但未来考试仍有很大可能出现。





03

语言运用-完形填空
1.综合分析
较原题型的知识运用部分,在出题方式上多出了「通过理解上下文,选出答案」的步骤,更加侧重考察词汇记忆及文章理解力。
2.题目分析
语法辨析类题目可能会减少(如四个推测,四个假定,て形补助动词等);因为原题型语法选择题共40道,而现在仅有10道语法选择题,所以相对而言语法辨析类题目出现的概率可能会有所降低。
基础语法考察增多:如单词含义/动词形容词等变形/て形语法/助词的使用等;

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大概意思的理解,也要注重细节。



04

语言运用-语法填空
1.综合分析
更加侧重考察基础且简单的语法,对文章理解能力要求降低,重要的是读懂题干,看懂填空前后词汇之间的关系。
2.题目分析
有一定的侧重点助词/单词读音/动词形容词的变形/形容词修饰名词或动词;
②根据题目要求,填写具体语法或者长语法的概率降低,一般为语法接续变形:如〜たほうがいい・てはいけない・やすい等;
词汇变形为重点:动词/形容词的て/ない/た/被动/使役/可能/ます形等;
更加倾向于人教版教材测试题的练习方式。



05

作文

1.综合分析

一篇变两篇,题型为短篇应用文(基本固定)+议论文、叙事文、图表文;

第一篇应用文,由于体裁基本固定,因此学生可以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相对来说在考试中更有把握得分。

如果第一篇已经考察了应用文,那么第二篇作文在体裁上考察叙事文、议论文的几率可能会比较高。作文要求字数由原来的300~350字,减少为280~320字,相对来说降低了写作难度。
2.题目分析
①应用文中注意敬语的使用:如果前面语法题目的敬语考察较少,那么可能会集中出现在应用文的考察中;
②应用文写作可以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组织语言进行延伸翻译。
③第二篇作文体裁主要集中在议论文和叙事文上面。

01 听力部分
1.多听多练,以每日或每周为单位布置练习(一天一题/一周五题),可以统一讲解,也可以利用当日自习课讲解,最好每天都能够预留练习听力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听力输入来提升听力水平。

2. 3小题一段对话的题目目前较少,可以在练习的时候由老师根据会话内容随机添加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听力专注力。

3.关注线上资源,如有同类题型,可以下载整理成题库,给到学生课上做练习。

4.注重会话中重点单词的读音,和学生一起练习听力的时候要注意提醒重点单词或者提问学生本段听力的重点词汇。

5.利用好教辅资料,也可以在作业及平日练习中增加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日漫作为听写练习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辩音敏感度,积累听力词汇。


02 阅读理解(重中之重)
1.要更加注重阅读理解的练习进度快或者本学期完成一轮复习的班级,要以每周或者每日为单位布置阅读理解(一天一篇/一周五篇);

2.利用好早读时间除了背单词以外,充分利用教材文章以及试卷中的阅读素材,比如可以让学生当场朗读一段,一方面增强语感,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单词读音,一举两得;

3.利用好教辅资料布置练习;

4.在进行教材文章或者试卷文章的讲解时,注意多问为什么。以提问的形式抽查学生是否明白前后因果关系,是否明白整篇文章的主旨等;讲解时也要注意词汇的含义;

5.讲解完阅读理解后要进行抽查,从而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将文章理解透彻作为一项作业,不断提升学生的语篇理解力与词汇量。

03 语言运用

1.仍然要注重考纲内语法的讲解:虽然一些辨析类语法考察可能在变少,但是阅读理解中会出现很多,千万不可松懈;


2.加强基础语法的练习和提问;


3.注重教材文章基础语法的提问:还在讲解教材的老师在讲解课文部分时要注重助词/代词/词汇变形等基础语法变形的回顾和提问,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如果没有掌握,要及时回顾。结束教材的老师可以重拾教材,可利用早读等自习课时间进行抽查,随机提问,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掌握,可以在课上再次回顾;


4.深入把握人教版教材:新题型改革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更加侧重于人教版的讲解方式,可利用人教版教材课后小测试进行练习;

使用人教版教材授课的老师,可以重点关注教师用书,书中对教学方法等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能够提供很好的辅助。同时,可以用人教版教材课文挖空的形式,去练习语法填空题;


5.关注网络资源,多收集新题型题目,以便练习;


6.注重词汇的记忆:读音,含义


7.完形填空题要注重文章理解的能力。


04 写作

1.更早进行应用文的练习:可以从高三上学期或者高二下学期就开始进行固定性练习(一周一次),系统讲解应用文格式,让学生更早地记忆,增强应试能力;


2.了解短篇应用文类型:建议信/感谢信/邮件/便条/留言条/邀请函/书信等;


3.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特点:主要以有逻辑地翻译题干为训练方式,不需要添加不必要的内容,另外也要注意敬语的使用;


4.其他类型作文备考和之前相同:注意背诵模板,以及字数的变化,主要进行议论文以及叙事文的备考训练。


总结

★关于2024年高考是否采用新题型,目前还不确定,老师需做好两手准备;

★日语科目虽然考察方式有所改变,但因日语与中文天然相近的特性,在学习上仍然具有优势,比英语更容易拿分;
万变不离其宗,改变的只是题型,但是考纲仍然没变,老师要明确这一点;
题型的变化对成绩并非会有很大影响,因为难度并没有增加,甚至第一年使用新题型有可能会更简单一些;
教学重点可以稍作转移,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夯实基础,注重应用新高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更注重实用日语的教学,抓好基础,提高水平,以不变应万变。



除了进行内部的分析解读之外,我们还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的专家开展了内部分享,部分分享内容如下:


关于如何提升日语教学能力,首先要密切关注高校日语研究的动态方向;其次,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日语输出能力;第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要重视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评估,包括语法、听力、口语三个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的语法读解能力与作文能力同步提升。


由于每个学生的外语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必须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及性格特质,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个性化辅导。比起技巧,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日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腾飞,外语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经逐步从输入为主走向了输出为主,从向中国“翻译世界”,进入了向世界“翻译中国”的新阶段。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中,也应更加注重外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


小语易考作为外语教育行业从业者,将紧跟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方向,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用小语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THE END -

本文由 小语易考品策部 编辑 / 欢迎留言并转发


点击图片跳转文章


/WECHAT/
微信:xiaoyuyikaoPeach 桃子酱
/WEIBO/
官方微博:@小语易考
/TIKTOK/
官方抖音:小语易考
/WEB/
官网:http://www.xiaoyuyikao.com/
/ZHIHU/
官方知乎:小语易考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小语易考教育”公众号

点个“在看”

分享